增材制造肱骨近端解剖髓内支撑技术标准化诊疗专项活动在哈市五院成功举办

发布时间:2025.09.05 来源:中新网黑龙江 浏览次数:6768

中新网黑龙江新闻8月25日电(高军震 臧天宜)为进一步提升老年肱骨近端骨折的治疗水平,推动骨科与运动医学领域高质量发展,8月24日,增材制造肱骨近端解剖髓内支撑技术标准化诊疗专项活动在哈尔滨市第五医院成功举办。

  此次活动由国家骨科与运动康复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办,哈尔滨市第五医院承办。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陈华教授,来自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二、四院及省内多家医院专家学者,哈尔滨市第五医院党委书记冯冬菲,副院长那辉、王海明参加开幕大会。会议由哈尔滨市第五医院副院长房玉利主持。

  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临床中心主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骨科医学部主任唐佩福发表线上致辞。他对哈市五院的骨科医疗技术表示充分肯定,并表示此次活动的举办具有重要意义。长期以来,老年肱骨近端粉碎性骨质疏松骨折的治疗问题一直是全球医学界面临的复杂难题。增材制造肱骨近端解剖髓内支撑技术为老年肱骨近端粉碎性骨质疏松骨折的治疗提供了全新的思路与方法。在国家临床中心的精心牵头和统筹指导下,增材制造肱骨近端解剖髓内支撑技术标准化诊疗专项活动在哈市五院举办,标志着将当前骨科领域的新技术进一步辐射,使科技发展与领先的医疗技术的福利惠及更多群众。希望各位专家学者能通过此次学术交流的平台,学习和掌握这一技术,造福广大龙江患者。

  哈尔滨市第五医院党委书记冯冬菲对唐佩福院士与陈华教授的信任与支持深表感谢,对与会的各位专家学者表示热烈欢迎。她说,哈尔滨市第五医院一直以来致力于发挥骨科专业优势,提升医生临床诊疗水平和医疗服务能力,进一步促进骨科领域创新技术推广,更好的服务于百姓民生。唐佩福院士团队研发的EASP系统在复杂肱骨近端骨折治疗中具有重大突破,此次活动有幸邀请到陈华教授的现场指导,一定能够提升医院骨科团队技术水平,推动东北地区微创治疗发展。

  会后,陈华教授以《肱骨近端骨折解剖髓内支撑的理念及其应用》为主题作学术分享。陈华教授表示,老年性骨质疏松病人的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一直是困扰临床医生的一大难题。由于骨质脆弱、骨折后愈合难度大、传统治疗方法效果有限等原因使得患者很难得到有效治疗。在唐佩福院士的指导下,经过研究,一种新技术——增材制造技术的应用为骨科手术带来了新的变化,为骨科医生提供了更为精准、有效的治疗手段,能够实现小切口、有效复位、稳定固定的保肩目标。随后,陈华教授与房玉利教授共同为肱骨近端骨折患者进行手术,并进行同步直播教学。

  哈尔滨市第五医院作为国家骨科与运动康复临床医学研究中心首批智慧骨科培训基地,中国医药教育协会肩肘运动医学专业化培训基地,一直以来举全院之力落实数智骨科发展和培训工作。在日常临床工作中积极推广数智骨科技术,大力开展骨科机器人手术和3D打印辅助骨科手术,智慧骨科相关科学研究及骨科学术培训,在哈尔滨市和东北地区推广智慧骨科和微创骨科技术,切实提升基层医疗机构骨科技术水平。医院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在国家骨科与运动康复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的指导下,以科技创新为驱动,创新探索前沿诊疗技术,传播最新的骨科理念,推动优质骨科医疗资源下沉基层,推动骨科创新技术的落地普及,为东北地区骨科发展贡献更大力量。(完)


文章转载自:中新网黑龙江  http://www.hlj.chinanews.com.cn/hljnews/2025/0825/150813.html     如有侵权,联系删除。